1. 數位性別暴力參考全球文獻數據,已有明確定義,依我國行政院定義為標準。
2. 情侶分手後,應保留所有親密合照與影片,再未經對方同意PO網傳播報復,讓對方痛苦。
3. 在網路上認識網友後,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談心,覺得對方是值得信任的人,就能分享自己的個資給對方。
4. 下列哪一些行為已涉及「數位仇恨言論」?
- 在網路上攻擊他人胖得跟豬一樣
- 一群厭女的酸民集體謾罵女性
- 在網路上竊取他人個資
- 盜用他人照片放上不雅污辱字眼
5. 下列有關利用隔空投送(AirDrop)對他人施加數位性別暴力的描述,哪一個是錯誤的?
- 新興科技AirDrop要近距離才能傳輸檔案
- 只能一對一傳輸給被害人
- 容易讓被害人覺得加害人在附近
- 收到AirDrop檔案不會比直接遇到騷擾驚恐
6. 若你在網路上被網友集體言論攻擊,謾罵你的行為是母豬,我們要感到自責,並反省改正。
7. 下列哪一些行為是屬於「過度追求」?
- 對方婉拒告白後,為了表示自己的決心,繼續跟蹤對方,並每天在對方家門口放上鮮花
- 與對方分手後,不顧對方反對,堅持在社群平臺上宣稱自己還與對方正在交往中
- 以主管名義要求下屬每天下班後一起約會,若下屬不願意,就故意增加下屬的工作量
- 於大庭廣眾下跟曖昧對象大聲告白,即使對方面露不悅的表情,依然不放棄繼續告白
8. 下列哪些行為不是屬於數位性別暴力的範疇?
- 情侶在網路上放閃,兩人都分享親密接吻影片
- 在捷運上開啟AirDrop,把自己的裸照傳給乘客們
- 侵入他人家中裝設微型針孔,並遠程監控他人生活
- 未經朋友同意,私自於社群平臺上發表朋友是同志身分的貼文
9. 下列哪些網路或科技運用行為,已涉及「數位性別暴力」?
- 未經同意轉貼他人性愛影片
- 公開評論他人為母豬
- 用人工智慧深假技術,換臉後製名人性愛影音
- 用手機APP結交異性朋友
10. 我國行政院將「數位性別暴力」定義為透過網路或數位方式,基於性別之暴力行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