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1日 星期三

e等公務園解答-以資料為基礎,發展財政數位治理

 1.財政部運用哪些科技,可準確揪出短漏報嫌疑人?

  1. 大量人工查稅
  2. 無人機偵察
  3. AI模型
  4. 以上皆是
2.財政部財政資訊中心規劃到112年至少孕育3項微服務,其推動作法何者正確?
  1. 由同仁組成AI團隊,自己研究,自己寫程式
  2. 與大學進行產學合作研究案
  3. 委託民間廠商進行
  4. 以上皆是
3.財政部自民國108年起著手建立「財稅抽樣資料庫」,其目的為何?
  1. 利用更多資料,讓政策分析更具體
  2. 利用較少資料,並保持原始資料內容,讓政策分析更簡單和具體、方便查逃漏稅
  3. 以上皆是
4.財政部財政資訊中心推動「財政資料工程」,透過跨組織方式,突破組織框限,組成AI團隊,其關鍵在於?
  1. 鬆綁法規
  2. 擴大預算
  3. 成立專責單位
  4. 改變文化
  5. 以上皆是
5.財政部推動「財政資料工程」逐步向智能財政推進,包含哪些內容與技術?
  1. 內容是結合業務知識、法令法規與財政關聯內容、未來希望更進一步引進相關外部資料、甚至包含各類感知式資料,萃取更大資料價值
  2. 運用資料分析、人工智慧、微服務技術展開更多的便民服務
  3. 以上皆是
6.財政部推動數位治理的重點方向為:
  1. 人工智慧
  2. 資料應用
  3. 以上皆是
7.財政部運用AI技術可以達到下列哪些業務效益?
  1. 準確揪出短漏報嫌疑人,同時也節省人力工時
  2. 能分析出賺很多錢但未繳稅人士,期能建立租稅公平友善環境
  3. 透過AI來追查不正常的交易行為(例如開假發票)、讓各種循環交易態樣無所遁形
  4. 以上皆是
8.請問下列何者為電子發票之優點?
  1. 節能減碳、無紙化
  2. 方便民眾兌獎
  3. 可加值應用於食品溯源、物價分析等
  4. 以上皆是
9.財政部提供手機報稅便民措施,「身份認證」是報稅的基礎,而「自然人憑證」並非人人都有,因此財政部以下列何者進行身份認證?
  1. 指紋
  2. 行動電話門號
  3. 戶口名簿
  4. 身份證
10.請問,財政部是以何者為基礎來發展財政數位治理?
  1. 資料
  2. 資本
  3. 資金
  4. 以上皆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